文:星星、黄一峰、李维娜
>>>>跨越海峡的自然教育合作
黄一峰与杨洁共同创立自然野趣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2013年,杨洁与黄一峰在上海成立“自然野趣”工作室,为城市亲子家庭打造专属自然课程。
杨洁为资深媒体人,曾是野性中国、绿色江河多年的环保志愿者,从2006年策划举办“城市之心——200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她认为,只有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环境本身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的保护,而“教育”则能带来观念的深入改变。
黄一峰的身份之一是作家,三度台湾金鼎奖得主。他还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自然野趣的眼睛,担任野性中国WILD CHINA 讲师、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顾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顾问等。其相关著作有《自然野趣DIY》、《婆罗洲雨林野疯狂》、《自然观察达人养成术》、《野鸟不简单》、《自然怪咖生活周记》等。
在新成立的“自然野趣”中,黄一峰任课程总监,负责课程规划设计,并亲自教学;杨洁负责市场宣传、课程招募与活动执行等幕后工作。
>>>>
自然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基于教师的厚度
自然野趣讲师以及活动策划团队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自然野趣”的讲师团队,来自于黄一峰20年自然观察与教学的人脉。目前“自然野趣”共有七位专任讲师,除了他本人,还有鸟类观察达人吴尊贤、自然音乐制作达人吴金黛、昆虫达人黄仕杰、生态摄影师董磊、植物达人黄丽锦、生态雕塑艺术家卢枫山。其中,六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成都。他们没有一位是自然相关专业科班背景,但均有长达15年以上的自然观察和野外经验。他们都擅长在科学基础上,用更贴近大众的“同理心”来教学。这些特质与自然野趣的宗旨不谋而合:从兴趣出发,却不止于娱乐,而是追求对自然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关注人在自然里的成长和历练,进而发自内心的更加爱生活、爱自然、爱自己的家园。
“自然野趣”对讲师标准有严格要求,既要有专业的生态知识,又要有强大的转化能力,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一般人容易接受的语言,乐于分享、擅于分享。还要有充分的临场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初心。以黄一峰的经验,要培养出一位成熟的讲师,至少要五到十年时间。除了资质、对自然的认知,一个好的自然教育讲师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历练:包括自然经验与知识、引导与教学技巧、活动规划,甚至还包括沟通技巧、儿童心理探究等方面的经验累积。尤其是自然经验与知识,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就有所领悟或收获的。
野趣团队老师平时就常一起到野外收集素材,也藉此培养了深厚的默契。图为黄一峰老师与吴金黛老师在云南高黎贡山记录长臂猿。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黄一峰认为:“目前七人讲师团队已备齐各种自然教学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课程内容,让大家认识更多样化的自然。当然,‘自然野趣’仍会继续争取更多自然达人加入讲师团队,时机恰当不排除再次开启本土引导员培训。”
>>>>
培养“五力”,关注成长,从身边开始
聆听大地之歌探索营,让孩子参与自然录音师的工作体验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接触自然是否一定要抽出时间长途跋涉才能实现?黄一峰说:“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走多远,而是跟谁去、如何在旅途中收获更多成长。旅行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本质上都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重要的是如何在带领孩子看世界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感知力、聆听力、想象力、创造力。远行固然是加速成长的好契机,但身边、日常才是培养这‘五力’的长久土壤。”
“自然野趣”课程规划针对6-11岁亲子家庭,倡导一种城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从城市(及近郊)开始。这是身边最容易开始的起点,也因此是踏出关注大自然的第一步。在课程中,讲师会将自然观察融入参与者日常生活,培养习惯,打破都市里没有自然的迷思。
“自然野趣”设计开展了不同生态主题的室内自然课堂、户外自然观察。通过公开课、系统课程、专属课程定制等,受众将参与户外探索及手做等方式做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艺术创作,重新发现生活的樂趣。
室内课堂透过讲师亲自拍摄的野外生物数据,以照片、影片、音频、音乐等多样方式,让学员更加了解大自然。
黄仕杰老师与黄一峯老师的《我的昆虫朋友》室内公开课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户外课程则着重自然观察与五感体验实践,更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与分享。课程中间辅以艺术与创意,引导感知自然之美,让课程中学到的理念与知识透过美学融入学员的日常生活。
自然野趣城市探索营《拜访大自然》户外课程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城市自然探索课程是初级班,海外自然探索营则是进阶,提供实践提升机会。为保证高质量,“自然野趣”一年仅规划四次游学活动,其中三次台湾,一次海外。活动皆由专业深度旅行规划师和带队讲师依照节气与访视地点,亲自踩点、策划并全程带领。
台湾深度游学:吴尊贤老师正在为孩子解说台湾常见的鸟类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深度游学活动都是由双讲师及深度旅行规划师亲自参与路线策划与活动带领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台湾深度游学活动规划,兼具体验与知性的内容
图片由自然野趣提供
从开办“野趣之旅”开始,每一次活动都至少预留半年时间来观察环境变化,对活动地点、活动内容的选择规划都相当谨慎,兼顾安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高质量,就像手工作品一样精心打造。
>>>>
亲子共修:引领家长孩子共同亲近、探索与发现自然
“自然野趣”规定,如果家长无法陪同,那就不能受理报名。因为,在自然野趣的老师们看来,自然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也不止于一门兴趣学习,它更关系到人的成长、关系到三观的建立、关系到生活方式的选择。如果孩子离开野趣课堂之后的家庭教育无法延续某种“习惯与氛围”,那自然教育只是空谈。所以,父母不能缺席。黄一峰说:“相比而言,家长的参与度是我们更为看重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兴趣、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引导父母亲比孩子来得困难,但如果能说服他们,带着孩子一同亲近自然,共同探索与发现,这就是自然教育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父母亲与孩子一同学习观察与记录自然
免不了还是有一些第一次来野趣课堂的家长觉得孩子学、孩子玩就好,自己可以在一边玩手机。但往往随着课程开展,他们或被老师讲的有趣内容感染,或被其他家庭共同参与的氛围触动,最终,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投入课程中,带着笑容和孩子一起回家。
“自然野趣”坚信,如果父母亲能与孩子共同学习,有共同的观念和话题,那么,传达给大家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理念,就会渐渐成为家庭的共同习惯。
>>>>
成就真正的自然教育事业:自然野趣对品质与原创性的坚守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自然,对于认识自然的需求不断增加,自然教育行业飞速发展。各式各样团体、公司纷纷冠上“自然教育”的名号招揽活动,行业看似蓬勃,却根基不足。
自然野趣坚持走高品质的原创之路:以专家型的师资力量为核心,以新颖有趣的课程设计为基础。黄一峰认为,每一个公司、团体所在地域环境不同,人员不同,可以挖掘的资源也不同,这恰是每一个团体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因此,若想脚踏实地好好发展,应该先潜心练功,增加对在地自然的认识,从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专属课程,光靠“借鉴”是无法做好自然教育事业的。自然野趣在课程规划上还坚持创新,课程中不从网络撷取照片、影音数据,全程采用讲师亲赴野外拍摄的自然作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版权的尊重态度,更重要的是,自然野趣相信,唯有讲师亲身的经历、亲自拍摄的照片,才能对学员讲出最动人的生命故事、做出最有感染力的分享。自然教育没有快捷方式,唯有一步一脚印的自我提升、用心转化,才能长久走下去。
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是由民间发起的、旨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行业交流平台。每年,论坛邀请来自英、美、日、韩等国及两岸三地的资深自然教育实践者、研究者作为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关注者,深入探讨自然教育关键性议题,交流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及困惑挑战。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主办方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
承办方
红树林基金会、绿色营、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
-特别鸣谢-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阿拉善SEE基金会
巧女基金会
腾讯基金会
万科营火虫教育
微信号:natureforum
合作、投稿联系:18702823816
官方邮箱:natureeducation16@163.com
公众号推送论坛大会官方最新信息
国内外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活动案例等精彩内容
扫描二维码,关注自然教育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它被誉为中国“绿色人才西点军校”,20年里无数自然守护者从这里诞生”
↓↓↓
转载请注明:ZBLOG » 意甲 » 澳客网首页电脑版-夜晋级神奇!孔蒂带队涅燃希望之光齐指夺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